出自:编辑 奥格派 / 图片 钟陵强
奥格派
收藏家的群体非常庞大,有人为名利,有人为信念,人生百态,观念杂陈。我们一直在寻找一种精神,一种收藏家的精神,那就是收藏的信念和态度,我们对传统艺术的责任,对社会大众的责任,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收藏亦非易事,它不仅是财力、眼力、毅力和运气的结合,更是在过程中对人品的综合考验。
人物
钟陵强,1949年出生于在南京,8岁随父母到上海定居。曾连任数届上海市观赏石协会秘书长,现任上海市观赏石协会图纹石专业委员会高级顾问、上海中国会计博物馆艺术顾问和著名的海派 (1*) 赏石收藏家。
他的爱石、藏石经历超过三十多年,编辑和出版过《中国当代藏石名家名品大典》(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中国历代观赏石精品100件赏析》(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石魂天华》(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天公妙品》(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等大型书籍,并长期致力于观赏石收藏、鉴赏和开发的业绩被收录在《中国百科专家人物传集》(中国人事出版社)等典籍。其藏品除选送各大石展外还被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华奇石》、上海画报出版社出版的《民间珍藏》、南京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雨花石图典》等书籍收录,《自然与人》杂志曾以“家有奇石”为题专栏报导。
此外他还参与策划、组织了各类大型观赏石展览。如1991年《中国观赏石展览》、1993年《首届中国名人名家藏石展览》、 1994年《94上海东方奇石博览会》、1996年《深圳首届东方奇石博览会》、《王永奎南极行奇石展》、1997年《迎香港回归,深圳东方奇石珠宝博览会》、1998年《98上海观赏石年展》、1999年《99东方奇石博览会》、2001年《新世纪中华奇石博览会》、2002年《华夏石魂——奇石珍品展》、2004年《石破天惊显神韵——中国天然奇石画珍品联展》、2006年《巧夺天工铸石魂——中国名石巧雕珍品联展》、2008年《大地精灵——大江大河大海彩卵石精品联展》、2010年《第三届上海万春园中华奇石博览会》(同期组织了首届 中国奇石市场理论研讨会)、2011年《杭州瓯锦玉石奇石博览城迎春奇石文化节》、《杭州瓯锦玉石奇石博览会》、2012年《杭州瓯锦玉石奇石博览城春季博览会》、《石情画意——上海图纹石邀请展》、2014年《石境天趣,心迹留痕——上海石友图纹石与书画作品联展》、2015年《第二届上海石友图纹石与书画摄影作品联展》等。
采访
奥格派:“弘扬东方奇石艺术,光亮中华千古文采。”这是美国华裔共和党籍政治人物陈香梅 (2*) 女士在1994年为您所题的词,并且应邀担任了《东方奇石博览会》的名誉主席。一个多月前我们又有幸拜读了您主编的新作《天公妙品》,书中收录了丁荣铨、黄国桢夫妇共同收集的四大类、数百件观赏石藏品及赏析文章。其实在十几年前我们就有成员到过您的家庭藏馆“癖石斋” (癖好收集奇石的屋子。斋:屋舍),体验过《自然与人》杂志对您的专访《家有奇石》所描述的场景,对藏品之丰富精美,印象颇深。岁月如梭,转眼您与石结缘已有三十多个年头,作为在观赏石领域的资深收藏家,您是受到什么样的启发,才对这些大自然所赐予之物情有独钟的呢?
钟先生:好的,在这之前,我先要说明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观赏石鉴评》,对观赏石的定义为:“自然形成,且可以采集的,并具有观赏价值、收藏价值、经济价值和科学价值的石质艺术品”。观赏石一般分五大类:造型石、图纹石、矿物晶体、古生物化石、特种石。现在我来谈谈我的收藏经历。我出生在南京,这是个历史上称为”六朝胜地、十代都会”的城市,这个城市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至今已有2400年的历史。儿时的我,天性喜爱绘画,有一次在工艺品商店内看到一盆盆浸在水里的花花绿绿的小石子很是惊奇,在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八岁时随父母迁到上海定居,对南京特产的雨花石却潜移默化地保留着一份特殊感情,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愈发感情深厚。之后,我参军退伍回到上海,一次在工作单位附近的江阴路花鸟市场里,惊喜地发现有几个卖雨花石的摊位,于是我的观赏石收藏就从选购雨花石开始了。这些“天赐国宝”以它特有的石质、纹彩交织成一个璀璨神奇的世界,吸引、打动着我,让我一发不可收,从此走进了观赏石集赏者的收藏大军。
钟陵强
观赏石追求的是“意境”,景外之景,图外之画,弦外之音。在诗情画意之中,将神采与文韵都浓缩一体,显现出“不朽的画,无声的诗”。我早年曾对雨花石写过一句对联,“石头本是无情物,落入人间化情缘”。中国赏石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可以在大山崇拜、灵石崇拜和神话传说中得到印证,它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实用价值、审美价值和科学价值。
奥格派:雨花石是南京的特产和文化名片,我们每次去南京也总会买上几枚。雨花石是一种天然玛瑙石,雨花石则归类于图纹石,主要产于南京市六合区及仪征市月塘一带,它是中国观赏石领域中最早的石种之一,据考古发现,雨花石的观赏史可追溯到6000年前(南京博物院《北阴阳营——新石器时代及商周时期遗址发掘报告》)。古往今来,文人雅士以此咏诗寄情,至唐宋时期达到巅峰,雅史趣事中多有佳话。当代周恩来 (3*) 总理也是雨花石收藏爱好者,南京梅园新村的案桌上依然陈列着他的一碗雨花石。还有许多文化界名人如京剧大师梅兰芳 (4*)、绘画大师徐悲鸿 (5*) 先生等都曾赏玩过雨花石。1993年中国文化部还拍摄了专题纪录片《雨花石》,将雨花石晶莹玉润的质地、钟灵毓秀的形态、瑰丽璀璨的色彩、莫测变幻的纹理、神韵天成的意境,表现的淋漓尽致。这部纪录片还被翻译成了几十种语言,提供给各国大使馆,使它的声誉传遍世界。雨花石真不愧为“石中皇后”、“中华一绝”。
钟先生:是的,在汉城奥运会上,雨花石被选为中国的幸运石。观赏石追求的是“意境”,景外之景,图外之画,弦外之音。在诗情画意之中,将神采与文韵都浓缩一体,显现出“不朽的画,无声的诗”。我早年曾对雨花石写过一句对联,“石头本是无情物,落入人间化情缘”。中国赏石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可以在大山崇拜、灵石崇拜和神话传说中得到印证,它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实用价值、审美价值和科学价值。比如,园林建筑中的假山和独峰及庭堂供石就体现其审美价值,而古生物化石的发现和研究可以了解对地史和自然环境演变,凸显其科学价值。随着2005年中国观赏石协会(由国家国土资源部主管)的的成立,大大推进了中国观赏石文化和产业的发展。据中国观赏石协会最新统计,中国现有的观赏石爱好者已有数千万,以此为职业者上百万,各级各类观赏石文化社团近七百个,而早在1995年成立的上海市观赏石协会(上海市文广局主管),以其“海纳百川,推陈出新”的形象,成为海派赏石文化的突出代表。2014年12月“赏石艺术”被中国政府正式列入国家非物资文化遗产目录,这也标志着观赏石的收藏和鉴赏已被社会广泛的接纳和承认。
奥格派
中国的赏石文化历史源于新石器時代的红山文化,至夏、商、周、汉朝、春秋、戰國時代都显现了对玉石头的祟敬及热爱。唐宋以来的士大夫和文人雅士把赏石当成文房雅玩,将“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哲学思想和艺术趣味融入其中,把天地大美浓缩与一石之间,寄托人生的喜乐哀乐。
奥格派:“申遗”成功,这是中国近代“赏石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中国的赏石文化历史源于新石器時代的红山文化,至夏、商、周、汉朝、春秋、戰國時代都显现了对玉石头的祟敬及热爱。唐宋以来的士大夫和文人雅士把赏石当成文房雅玩,将“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哲学思想和艺术趣味融入其中,把天地大美浓缩与一石之间,寄托人生的喜乐哀乐。北宋大文豪苏轼(6*)就是创作过大量的爱石诗及纪事,“石怪愈表石之千态万状,愈有石味”,他也是一位嗜石成癖者。还有宋徽宗时官居书画学博士米芾(7*),一生博雅好石,精于鉴赏,书画自成一家,创立了“米点山水”。而“米芾拜石”的典故,至今还为爱石者们所津津乐道,他首创的 “瘦、皱、漏、透” 相石四法,至今还是人们鉴赏传统供石的要点。而到了近代,各国在“赏石艺术”的形式和内涵上都融入了本国文化的元素和特质,对此您怎么看?
钟先生:您所提到的就是西方社会把中国的观赏石称作为“文人石”的主要原因,它在中国还有其它一些别称,比如奇石、雅石、美石、顽石等等,而日本的水石(Suiseki)则是南宋时期中国禅僧就将中国赏石文化带到日本,此后一直盛行于皇室和贵族之间,日本对中国灵璧石、太湖石、黄腊石等古石视为珍贵古董文物而典藏。1964年在东京奥运期间,日本将水石文化的盆栽作为日本特色加入在奥运举办的各类展览活动中,带动了1963年至1977年的赏石热潮。遗憾的是,日本的爱石者队伍已是青黄不接、后继乏人。而与此相对照的是中国的赏石文化和产业,由于民间的热情,政府的推动,正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这可从中国石界的诸多观赏石网站和纸质出版物中窥见一斑,仅就纸质出版物来看,中国就有国家级观赏石杂志有《宝藏》、《中国观赏石》,省一级杂志有《中华奇石》、《北京观赏石》、《海派赏石》、《中国图纹石》、《石友》《雨花石》,还有《中华奇石报》等,至于各类观赏石书籍、大型画册则多不胜数, 特别是中国观赏石协会通过组织全国石界精英,经过数年努力,编撰出了一部六卷本的《中国石谱》(前国家总理温家宝题写书名,内容含盖中国赏石文化史论、中国历代石谱文献概论、中国观赏石资源分布、中国观赏石图典)。这是一个浩大的赏石文化工程,这部石谱的问世,对于普及和推动赏石文化,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奥格派:从“申遗”的成功和《中国石谱》的隆重出版发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政府对繁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态度,这是令我们十分欣喜的。您的私人收藏涉及的石种相当广泛,观赏石的五个大类石种您都有所涉猎。当然,您更偏爱图纹石,单此类就藏有二、三十个品种,图纹石作为海派赏石中的一个重要石种,您一直在努力研究,并让它发扬光大。听说您正在参与《海派赏石大观》(由上海市观赏石协会组织,年内出版)编撰工作,请问,什么是您收藏观赏石和大力推广赏石文化的动力?
钟先生:我前面说过,这首先来源我的石缘和个人爱好,因为赏石给我带来美的享受,同时我在组织各个观赏石会展过程中,接触到各行各业的人,他们身上透出的那种对赏石文化真诚热爱、执着追求、无私奉献的境界令我感动,一些看似平凡的人,却拥有高尚的品德和不平凡的人生,从而不断激励我一路前行。上海石界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吴浩源老先生,他是资深雨花石收藏家,今年89岁,退休前是上海华东师大图书馆副研究员。他热心于弘扬赏石文化,寓教于乐,几十年来他在上海、北京参加石协和学校组织的公益性联展和独展不下百次,观众从幼儿园小朋友到大、中、小学生、研究生、博士生及社会各界人士,社会影响广泛。他待人谦和、正直儒雅、淡薄名利、不务空谈,正是有这样的收藏家,是我一直学习的榜样。
钟陵强
地球的天文年龄据科学测算,约为46亿年。是石头记录了地球的历史,也促进了人类的进化、发展。我们收藏和赏玩观赏石根本意义,就是要以心入石,以石“窥天机”,通过读石、赏石,与石“对话”,体悟人生的意义,窥探宇宙的本源。人生有涯,石无涯。赏石悟道,使我们更体会到人的生命是短暂而宝贵的,但我们要用有限的生命创造更多的人生价值。
奥格派:藏者的心性一如浪里淘沙,能持之以恒,方成大器。收藏家的群体非常庞大,有人为名利,有人为信念,人生百态,观念杂陈。我们一直在寻找一种精神,一种收藏家的精神,那就是收藏的信念和态度,我们对传统艺术的责任,对社会大众的责任,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收藏亦非易事,它不仅是财力、眼力、毅力和运气的结合,更是在过程中对人品的综合考验。
钟先生:是的,观赏石收藏、鉴赏的过程,可以给人带来无穷乐趣,更能提升爱石者的思想境界,丰富知识积累。从这点来看,观赏石具有独特性。我们清楚,所有的石头都是从地球的母体中分离出来的。地球的天文年龄据科学测算,约为46亿年。是石头记录了地球的历史,也促进了人类的进化、发展。我们收藏和赏玩观赏石根本意义,就是要以心入石,以石“窥天机”,通过读石、赏石,与石“对话”,体悟人生的意义,窥探宇宙的本源。人生有涯,石无涯。赏石悟道,使我们更体会到人的生命是短暂而宝贵的,但我们要用有限的生命创造更多的人生价值。我想,我出版书籍和策划展览的意义也正在于此。
奥格派:您参与策划、组织的观赏石展览从1991年至今,大小已近30个项目,对于扩大海派赏石文化的影响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就连国际名人陈香梅女士,为您出书、办展题词,还受您的邀请担任了上海东方奇石博览会组委会的名誉主任。此外,近年来,您作为主要骨干参与在上海的中国会计博物馆和北京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史料陈列馆的设计、建设工程,这些一定让您非常有成就感!
钟先生:能办成一些有社会意义的实事,既是我的追求,也是我的荣幸。世界那么广大,石头那么古老,个人那么渺小,我所做的那点事,实不足道。赏石养德,守正出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虽已年近70岁,还乐意担任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中国会计博物馆的艺术顾问,积极参与中国现代钱币博物馆的改建升级项目;还愿意抽出时间和精力继续为推动中国赏石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钟陵强
在国际上赏石关注的重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天然性和独特性,两者都强调观赏石应天然成趣,原始完整,不允许拼凑嵌接,刻意加工。然而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导致赏石历史、赏石观念、赏石风气等诸多方面的差异,这是一个客观现象……但对于收藏并不矛盾。世界己成为地球村,随着国与国之间的开放和交流,文化之间的互相影响,现在更多的收藏家们也趋向于吸纳不同的收集门类,扩大自己的收藏范围。
奥格派:您真令人钦佩,中国正是有您这样的一批赏石活动家,才使观赏石园地风生水起,充满活力。 据我们所知,80年代末开始欧美诸国纷纷成立了赏石组织,最早是1989年成立的欧洲第一个赏石组织“意大利赏石协会”,之后1992年卢森堡成立了“欧洲赏石联合会”,还有我们常常光顾的“美国图森矿物珠宝展”。它始于1955年,已连续举办了六十多届,每年二月来自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矿物宝石经销商、爱好者,古生研究学者,地质学家,展售精美的矿物标本、珍稀宝石。这应该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矿物珠宝展览。但是结果是传统赏石不像盆景那样在欧洲推广较为迅速,赏石交易主要依附于盆景市场,与矿物晶体和古生物化石似乎并无直接的关联。能否深入谈谈您如何看待彼此之间的差异与联系?
钟先生:在国际上赏石关注的重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天然性和独特性,两者都强调观赏石应天然成趣,原始完整,不允许拼凑嵌接,刻意加工。然而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导致赏石历史、赏石观念、赏石风气等诸多方面的差异,这是一个客观现象。中国是东方文化的代表,有几千年的赏石史,其文化背景是源远流长的儒家文化。注重主观体验,形象思维,讲究诗情画意,以修身养性,陶冶性情为主要功能。所以在集藏石种上也偏向有人文意味、意境的岩石类。如古代所谓的四大名石:灵璧石、太湖石、英德石、昆石,及当代时兴的戈壁石、水冲石、长江、黄河石以及小品组合石等。而西方经过工业革命,崇尚科学,富于探索精神,所以紧密结合现代地球科学,包括矿物学、古生物学、天体学、宇宙地质学等。强调直观感受,逻辑思维,探究成因机理,更倾向于矿物晶及古生物化石 收藏,像“美国图森矿物展”的内容就包括矿物宝石、矿物晶体标本、水晶、化石、天体陨石,玉石、各类珠宝及饰品材料等等。交易也侧重蓝铜矿、蓝玉髓、火蛋白石、火玛瑙等项目。东西方赏石的视角不同,但对于收藏并不矛盾。世界己成为地球村,随着国与国之间的开放和交流,文化之间的互相影响,现在更多的收藏家们也趋向于吸纳不同的收集门类,扩大自己的收藏范围。
钟陵强
现在己开始呈现东西方交融的趋势,这是令人欣喜的现象。随着中国进一步拓宽开放程度,一定会有更多的爱石者和企业通过各种渠道来促进中西赏石文化的交流,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融的平台上,开出灿烂的世界赏石文化之花。
奥格派:探险地质学家道格拉斯·柯文(Douglas Kirwin)在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内有一个展厅的系列,是由来自世界各地的矿物和矿石组成,其中大部分来自于亚太地区,它被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誉为“史诗般的岩石集合”。在过去的40年里,柯文积累了超过21,000个岩石和矿物的标本,通过这些标本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形成、功能、以及未来。这种收集趋向于科学性和历史性,其观赏主体常以各种动植物化石和多姿多彩的矿物晶体与标本为主。而东方的收藏家更注重哲理和思想,更多的是民族传统文化在观赏石领域中的反映与延伸。但就如您所说的,文化之间是可以互相影响和交流的。在1919年,美国波士顿博物馆开始收藏中国奇石,这也许是本世纪以来西方艺术机构收藏中国奇石的较早实例。今天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博物馆,因收藏有美丽而神秘的石头感自豪,其中没有地域之分。
钟先生:美国已故著名雕塑家理查德·罗森布鲁姆(8*)(Richard Rosenblum)就有丰富的中国古典赏石的收藏。他的藏石规模一度达到了400多件,出版在《天然世界的艺术》(Art of Natural World),大都会博物馆就有他收藏的15件古石。正是由于罗森布鲁姆的大力倡导,西方世界将有关中国古代赏石的认识和研究推向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而在中国的一些地区,收藏矿物晶体和化石的群体也在悄然升温,如我们上海,每年春秋两季举办的矿物化石展今年已举办到十八届,每届都有国际著名矿物标本公司参加,还有美国宝石学院(GIA)等助力。现在己开始呈现东西方交融的趋势,这是令人欣喜的现象。随着中国进一步拓宽开放程度,一定会有更多的爱石者和企业通过各种渠道来促进中西赏石文化的交流,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融的平台上,开出灿烂的世界赏石文化之花。
奥格派:1997年哈佛大学美术博物馆出版了理查德·罗森布鲁姆对中国文人石收藏的研究专著《天地中的天地》(Worlds Within Worlds: The Richard Rosenblum Collection of Chinese Scholars' Rocks)一书,阐释了“洞中有洞,天地之中有天地,在有限中创造出无限的空间。” 这代表了一种新锐的哲学思想,甚至让“赏石艺术”成为一个国家的文化象征。
后记
我们由衷的高兴与您一起从文学、哲学和科学等多方面探讨观赏石的历史发展与社会背景,以及收藏的知识,请继续关注奥格派OhGoodParty.com 和上海市观赏石协会。
注释
1* 海派文化,也被称为“上海文化”,对于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在文学、美术、戏剧、音乐、电影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 陈香梅 (1925-),美国华裔共和党籍政治人物、飞虎队陈纳德将军遗孀,美国国际合作委员会主席,陈香梅教育基金会董事长、著名社会活动家、中国海外交流协会顾问、中华全国妇联名誉顾问、中国国家旅游局特别顾问、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电视部高级顾问、《中国电影电视艺术家辞典》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海南大学名誉校长。她在二战后一直都在美国政坛活跃着,被视为美国政府对华政策的资深顾问。从肯尼迪开始的八位不同党派总统都曾邀请陈香梅出任联邦层级的政策顾问。
3* 周恩来 (1898 -1976),中国共产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党和国家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等,直至1976年1月逝世。1949年至1958年期间,兼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此外,他历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等要职。
4* 梅兰芳 (1894 -1961),名澜,字畹华,别署缀玉轩主人。清光绪二十年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梨园世家,是中国近代杰出的京昆旦行表演艺术家,举世闻名的中国戏曲艺术大师。
5* 徐悲鸿 (1895-1953),原名徐寿康。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他是中国第一个阐明反映现代中国在20世纪初的需要艺术表现形式的艺术家,也被认为是第一个创造中国史诗题材巨大的油画的画家。
6* 苏轼 (1037 - 1101),北宋文豪、艺术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其散文、诗、词、赋均成就极高,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北宋四大书法家之首,绘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7* 米芾 (1051 - 1107),北宋著名书法家、书画理论家、画家、鉴定家、收藏家。初名黻,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鹿门居士。米芾因其衣着行为和迷恋书画珍石的态度皆被当世视为癫狂,故又有米癫之称。绘画方面,米芾利用水墨画点染的方法描绘雾景,被称为“米派”的风格在画坛享誉盛名。
8* 理查德·罗森布鲁姆(1940 - 2000),美国雕塑家,中国的观赏石收藏家。藏品被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等机构收藏和展览。
Komentar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