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GP | Collectors' Recommendations
2025年6月13日
尽管6月12日举行的巴黎“亚洲艺术珍品拍卖”已圆满落槌,本场拍卖所呈现的拍品阵容之强大,仍值得藏家与研究者持续关注与回味。此次拍卖作为“巴黎亚洲艺术季”(Printemps Asiatique)的重要活动之一,由苏富比策划呈现,汇聚来自亚洲各地的佛教造像、早期坛城唐卡、印度青铜、元明清瓷器与铜胎掐丝珐琅器,以及难得一见的青铜礼器。拍品横跨亚洲文明数千年,既有殿堂级典藏重器,也有具有历史温度与学术价值的传承藏品。
拍卖亮点包括:
• 大理国十一至十二世纪鎏金观音像(Lot 10),罕见保存精良,呈现藏密体系中观音的密续形象;
• 约九世纪西藏帝国时期鎏金铜佛立像(Lot 14),具重要历史地位;
• 明正德黄地青花“栀子花”纹盘(Lot 151),来自瑞典私人收藏,品相上乘;
• 乾隆早期款青花“龙纹”天球瓶(Lot 161),来源清晰,极具市场关注度;
• 1940年首现市场的西周“哈克庄园觚”青铜器(Lot 215),再度回归拍场,备受瞩目。
本次拍卖还特别呈现一组已40余年未曾公开展出的鎏金铜与掐丝珐琅器(Lot 28–57),曾亮相于1981年法兰克福应用艺术博物馆的经典展览 Die Ware aus Teufelsland,为藏家提供重新检视与入藏的良机。
值得一提的是,拍品中涵盖数件出自瑞典老牌藏家 Carl & Eiver Oldertz 收藏的明清官窑瓷器,以及早期斯德哥尔摩中国艺术圈核心人物 Yvan Traugott 的部分藏品,再度显现20世纪上半叶欧洲东亚艺术收藏的脉络与趣味。
目录册获取与后续服务
虽然拍卖已结束,但我们现提供本场拍卖的高清图录目录册,助您查阅、比对与学习。如您对亚洲艺术藏品特别感兴趣,奥格派(OGP)提供私人委托分析与收藏建议服务,包括投资评估、市场行情研判及全球私人洽购渠道,协助您在收藏之路上精准定位,稳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