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OGP

收藏之道,在于观念:孙宁访谈

出自:编辑 奥格派 / 图片 孙宁

奥格派

我们收购一件藏品完全不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是不客观的。因为绝大多数的收藏家也是精明的投资家。艺术品收藏是较房地产、股票有更高回报率的投资活动,古往今来,古董商、古玩店都是利润丰厚的行业。构成收藏动机的心理因素可能是多元化的,但保值增值就是收藏最大的驱动力。还比如自我价值实现,这是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人类五种心理需求中最高层次的心理需求。许多成功的收藏家,他们在最终追求和实现的心理驱使下,锲而不舍的出版专著,交流学术,服务社会,倾平生积蓄,嘉惠后人,最后走向成功。

人物

孙宁,品牌运营商、艺术品投资人、宝石学家,及收藏家。超过70个全球五百强企业与她在品牌授权与市场运营上进行战略合作,包括众所周知的宝马汽车、HBO家庭票房、微软、汤森路透、华特迪士尼、梦工厂、葛兰素史克制药、宝洁、可口可乐、百威啤酒、马爹利、CBS电视网、NBC体育、KFC肯德基、阿迪达斯、孩子宝、戴维斯杯、中国电信、一级方程式赛车、2010世博会等。她的收藏经历已有近三十年,由于家庭、学识、社交背景和工作范围等多方面的综合影响,其收藏品涵盖了东西方不同的文化与艺术领域。



采访

奥格派:“道法自然”那是对于自然意象的精确捕捉和抽象概括。与西方社会客观理性相比,东方文化中对“天人合一”对万物具有更多精神上的领悟。当我们去欣赏“它”时,往往会看千锤百炼的手艺,柳暗花明的巧思,曲径通幽的缜密,来探析作品的内涵和价值,最终达到思维意识上的共鸣。“润物细无声”的熏染出了一种情感和气氛,一如我们在一起品茶,赏玩这桌面上摆放的物件,品尝的是香气浓郁醇厚的云南普洱茶,使用的是天字款的暗云龙纹茶器,背靠的是手工苏绣的丝绸软垫、静坐的是雕花的金丝楠木桌椅,耳闻的是高山流水的古筝雅乐,还有窗外红绿黄相间的入秋景致,实用、精美、意境都做到了极致,构成了东方式的生活艺术。


孙女士:您指的这些“器物”往往体现了一种风雅的生活方式,它们的背后都有一片精神领地,不仅是物质化的呈现,还有创造者对生活的理解和艺术品质的不懈追求。《易经》(1*)中提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的理念。如果仅有功能,而无承载的“大道”,则显得太过肤浅。“大道不可言”这本质上就是一种哲学思想,承载的是文化内涵,就好比瓷器的鉴赏通常应该从器型、釉色、胎体开始着手,剔除表面的虚饰才能看见美的真理,这也是为什么收藏界里公认宋瓷是藏品,清瓷则是商品。中国的造物哲学是建立在老子道法自然的基础上,而形式受儒家中庸之道制约,整体呈现含蓄、内敛、和谐、雅致的美学特征。

奥格派

孔子说:“君子不忧不惧”。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人的品行决定了“命数”。很多人认为收藏靠的是眼力和财力,但我们都知道它依靠的最多的是一个人的心性。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争取必然,顺其自然。

奥格派:和您谈论古今收藏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因为可以深入到事物的本质,挖掘其价值的真谛。孔子说:“君子不忧不惧”。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人的品行决定了“命数”。很多人认为收藏靠的是眼力和财力,但我们都知道它依靠的最多的是一个人的心性。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争取必然,顺其自然。人生是一场艰苦的修行,欣赏每一段沿路的风景,珍惜每一次相遇的情义。我们虽不能如古时的先贤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躬耕南山,采菊东篱,但却能如那些名仕风流,兴之所至能低吟浅唱,笔墨挥毫,邀三五好友,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


孙女士: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这才是大道之境。今天我们所言所行的收藏实际上是艺术与文化的延伸,是财富的延伸,它是一种表象。我们先不谈新生代的实力藏家,就说几位前辈,王世襄(2*)、邵逸夫(3*)、邱季端(4*),这几位不论世人纷纷扰扰如何品评,只试问有几人能几十年如一日,捐款捐物支援教育去行一份善。何为德行兼备?正是因为这份心性使然。

奥格派

只藏而不鉴,满足的是占有欲,不是真正的收藏,只鉴而不赏是做学问,也不算真正的收藏,您倒是体味出了大道,极少人能如您一样做到“舍得”。

奥格派:您说的这三位,王世襄先生家学渊源,父亲曾做过北洋政府的驻外公使和国务院秘书长,母亲金章以花鸟鱼藻画名世,舅舅更是北方画坛的领袖金北楼。而邵逸夫先生家境也相当雄厚,父亲邵玉轩则是旧上海有名的锦泰昌颜料公司的老板。至于邱季端先生虽是白手起家,但极聪明好学,涉及的制造业上市以后,又在房地产市场取得了不错的成就。我们尤其赞同他说过的一句话,“收藏和做生意一样,如果你对一个行业有执着精神,你自然能把它学好。”


孙女士:说的很有道理。我知道您接下来要问什么,我打算老实交代(笑)。收藏于我其实是一种习惯。我从小就喜欢收集稀奇古怪的东西,我的一位好友的长辈是上海大医院的院长,他收集玉石和家具,我去他家时看到那些东西立即就被迷住了。那时我虽然还是个孩子,但胆子挺大,直接问他能不能把这些全都卖给我?他笑着报了个价,让我郁闷了很久。十年后我们谈起过往,我记得他当时笑着回答我说:“这些东西要留给善待它们的人。” 很多藏家到了中期都会找出一个品类来做固定收藏,比如青铜器、古玉、陶瓷、珠宝、字画等,一般这些里面还会有更具体的细分年代。但是您可以看到我的收藏很广范,有些是换的,有些是买的,但它们通常都不会跟我很久,遇到比我适合的人或地方,我会让它留下,在最好的位置。我的朋友们有开商务会所、有开古董店,也有开私人美术馆和博物馆,他们有时会请我去,我看了觉得不错就会把东西留在那里。


奥格派:那您一定是最受欢迎的客人,因为您有一份难能可贵善待珍宝的心。只藏而不鉴,满足的是占有欲,不是真正的收藏,只鉴而不赏是做学问,也不算真正的收藏,您倒是体味出了大道,极少人能如您一样做到“舍得”。请问这份心性是如何炼成的?


孙女士:学无止境,“藏”海无涯,我亦如大多数藏家一样,只是在“路上”。2006年到2008年这段时间我都在中国,那时候我们从一级方程式管理委员会、一级方程式管理公司,及一级方程式车队联合协会(FOCA) 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伯纳德·查尔斯·埃克莱斯顿先生那里得到了一级方程式赛车Formula 1的商业品牌三年的授权,也就是说我们只有三年时间将一个在中国默默无闻的牌子做成一个顶级商业品牌,入股的企业总共有四家,我们是其中之一,负责大中华地区的运营,为了确保每年定期的增幅回报,必须面对不同的人与事。我也是在那个时候接触了一些真正的收藏家,他们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可以说耳闻目染,让我改变了很多观念。在这之前我只是“玩”而已,不会去特别研究它。

孙宁

对大多数收藏者来说那只是投资的一种手段。在西方社会早就将房产、债券、企业股票,艺术品划分在资产项目里,可在中国这却只是刚开始浮出水面。也许现在还有很多规则建立在模糊的界限上,但最终它一定会被法律所规范。这是一件好事,因为无论是什么行业,大家都喜欢和守规矩的人“玩”。

奥格派:现在提起一级方程式赛车,在中国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是一个了非常不起的项目。您说您在那个时期被一些收藏家影响,其实很多收藏家都是从兴趣开始的,尽管有许多偶然性,但往往变得难以自拔,因为艺术品通常有着无比特殊的吸引力。比如人文情怀,祖上传下来的首饰,父母结婚用的家具,见物思情,这藏的是一份亲情,一段情缘,有着纪念意义的物品。比如金融保值,我们收购一件藏品完全不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是不客观的。因为绝大多数的收藏家也是精明的投资家。艺术品收藏是较房地产、股票有更高回报率的投资活动,古往今来,古董商、古玩店都是利润丰厚的行业。构成收藏动机的心理因素可能是多元化的,但保值增值就是收藏最大的驱动力。还比如自我价值实现,这是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5*)提出的人类五种心理需求中最高层次的心理需求。许多成功的收藏家,他们在最终追求和实现的心理驱使下,锲而不舍的出版专著,交流学术,服务社会,倾平生积蓄,嘉惠后人,最后走向成功。


孙女士:您说的最后那一类才是正真意义上的收藏家,相当令人钦佩,但对大多数收藏者来说那只是投资的一种手段。在西方社会早就将房产、债券、企业股票,艺术品划分在资产项目里,可在中国这却只是刚开始浮出水面。也许现在还有很多规则建立在模糊的界限上,但最终它一定会被法律所规范。这是一件好事,因为无论是什么行业,大家都喜欢和守规矩的人“玩”。我一直是个幸运的人,遇到了很多非常好的前辈,他们是我的领路人,为我提供正确的思路和捷径。单就收藏而言,没有好的老师,这条路就会走的很艰辛,付出的代价也会相当大。古玩界里走一圈可以说没有一个人能够绝对不交“学费”(被骗),如果能多接触过真品,或许就能识别出假的。即使有人说了“故事”,可东西在这,历史的痕迹是无法百分之一百复制。当然光靠眼力是不够的,因为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无穷的想象力,有些仿品几乎可以乱真,所以谨慎的使用科学的方法去验证是必须的。

孙宁

一个人的眼光决定了思维的高度,如果还有强大的执行力,那就能无往而不利。您说的这些实力收藏家通常从两种途径收购藏品,一个是从认识的人手里买,另外一个就是去拍卖行竞标所得,这样做其实只是为了尽可能避免手里的东西是“假的”。从根本上说他们就是在投资,确保资产的增值,而这些艺术品也的确为他们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以及关注度。

奥格派:1955年美国《财富》杂志就预言 “艺术品收藏将成为最赚钱的投资产业”。上个世纪的80年代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期,国际拍卖市场推出了“印象派”和“现代派”。梵·高的《向日葵》和《嘉歇医生》都拍出了惊人的价格,还有毕加索《拿烟斗男孩》也是破记录的。从经济学的原理看,资本投向稀缺性资源时,才是最安全可靠的。艺术品不仅是稀缺性资源,还是一个“价格模糊性”的特殊商品,当房地产市场调控,股市交易萧条,投资艺术品可谓是最佳避风港。高端收藏刚起步,机制是不完善,也存在隐患,但如果以未来的眼光看待,现在不是最佳介入契机吗?还有如今媒体上曝光率相当大的一批实力收藏家,他们不也是一种风向标吗?


孙女士:是的,我们必须承认他们都是聪明人。一个人的眼光决定了思维的高度,如果还有强大的执行力,那就能无往而不利。您说的这些实力收藏家通常从两种途径收购藏品,一个是从认识的人手里买,另外一个就是去拍卖行竞标所得,这样做其实只是为了尽可能避免手里的东西是“假的”。从根本上说他们就是在投资,确保资产的增值,而这些艺术品也的确为他们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以及关注度。中国拥有大量的“隐性”富豪,这个圈子才是真正的卧虎藏龙,甚至在30年前他们就是已经收罗了不少好东西,而今日众人所见不过是冰山一角。国家博物馆里的东西哪里来的?大部分都是这些人捐献。邱季端先生收了6个仓库的古陶瓷,拿出的6000件据说估值有上万亿元,其实在圈子里6个仓库的容量并不稀奇。那件成化年间鸡缸杯邱季端先生不是都有好几个吗?不止他那里,我还在别的前辈那里见过。

孙宁

很多人通常是以拍卖的价格来衡量一件艺术品的价值,其实这是一件令人十分惋惜的事。我时常提醒自己“不忘记初心”,什么是初心?为什么要去收集?我觉得重点在于是否了解其中承载的信息和内涵。一件作品如果看不懂,那就失去了乐趣。当代艺术源自于西方,那么最好就去研读一下西方近代史,每一个艺术的流派和风格的产生都受到了当时的社会与文化的条件影响,要去看特殊的事件所代表的意义。一件艺术作品如果没有背后文化和创作者的思想来支撑就会单薄无力,那也就不值得我去收藏。在艺术形式的探索和创新这一面,东西方的发展进度也许不一致,但最终我相信它们会交融。我很乐于看到你们推荐西方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这就是一个进步。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奥格派:的确,2014年4月8日香港苏富比拍卖行2.8亿港元成交的鸡缸杯,我们的会员也有收藏。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收藏家我们已是望尘莫及,而五、六十年代的收藏家是我们强大的中坚力量,而您属于八十年代,这是一个新兴群体,由于上一辈的积累,这一代拥有富足的物质资源,随时可以去想去的地方,追求真正的自我意志,还有自小受到东西方文化的熏陶与教育,在眼界和思考上的更宽广博学更符合国际化的环境,也就是说再也不会局限于中国传统的文化和艺术领域,可以尝遍各种艺术的口味,然后去慢慢回味,以及感悟。那么请您谈谈对当代艺术品的看法?我们知道您的收集中有很大一部分西方艺术品。


孙女士:很多人通常是以拍卖的价格来衡量一件艺术品的价值,其实这是一件令人十分惋惜的事。我时常提醒自己“不忘记初心”,什么是初心?为什么要去收集?我觉得重点在于是否了解其中承载的信息和内涵。一件作品如果看不懂,那就失去了乐趣。当代艺术源自于西方,那么最好就去研读一下西方近代史,每一个艺术的流派和风格的产生都受到了当时的社会与文化的条件影响,要去看特殊的事件所代表的意义。一件艺术作品如果没有背后文化和创作者的思想来支撑就会单薄无力,那也就不值得我去收藏。在艺术形式的探索和创新这一面,东西方的发展进度也许不一致,但最终我相信它们会交融。我很乐于看到你们推荐西方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这就是一个进步。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现在国际市场上如此多活跃的中国买家,不就是说明上一辈的人观念也在改变吗?真正的经典是不容易被取代的,那些独一无二的好作品,我认为年龄不是主要的问题,观念才是。


奥格派:于丹(6*)老师就说过:“成长问题关键在于自己给自己建立生命格局。”大境界才能有大胸怀,大格局才大有作为。要么读书,要么旅行,思想和身体总有一个在前行。艺术品有一个特性,就是它的不朽性,价值的存续期长久。傅抱石(7*)作品也好,毕加索(8*)作品也好,这些艺术品都具有时代精神,它们是最敏感最有思想和最有表达力的代表作。收藏是一种生活的观念,它能使我们丰富而开阔,并能真正地理解在快慢、张弛、疏密、得失、成败、忙闲之间从容而淡定的人生之道。


后记

此次采访我们和孙宁女士交谈真是意犹未尽,作为年轻一代的收藏家,她对于收藏品可谓如数家珍,且知识渊博健谈,性格随和风趣,我们希望还能有机会和她再一起探讨收藏,请继续关注奥格派OhGoodParty.com



注释

1* 《易经》,又称《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为群经之首,设教之书。《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2* 王世襄(1914 - 2009),号畅安,北京人,祖籍福州。中国著名文物收藏家、鉴赏家。王世襄出生官宦世家,小学和中学在北京美国学校读书,燕京大学文学学士、硕士(1941年)。1943年至1945年间任中国营造学社助理研究员,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平津区助理代表,1947年任故宫博物院文物馆科长、1948年获美国洛克菲勒基金奖金,赴美国和加拿大考察博物馆。1949年任故宫博物院陈列部主任,1953年任中国音乐研究所副研究员,1962年任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研究所研究员,1983-1992年任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研究馆员。2003年荣获荷兰克劳斯亲王基金最高荣誉奖。2005年获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终身成就奖。王世襄兴趣广泛,喜爱古诗词,曾从事绘画、清代匠作则例、家具、髹漆、竹刻、传统工艺、民间游艺等多方面的研究,均有论述。王世襄喜爱收集明式家具,虽经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仍保存八九十件,在世界上是数一数二的高质量收藏,为他后来撰写多本著作《明式家具研究》、《清代匠作则例汇编·佛作·门神作》、《明式家具珍赏》、《中国古代漆器》、《美国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精品选》、《锦灰堆——王世襄自选集》、《明式家具萃珍》等。


3* 邵逸夫(1907 - 2014),原名邵仁楞,号逸夫,香港电影及电视制作人、娱乐业大亨、慈善家。他在1958年于香港成立邵氏兄弟电影公司,拍摄过逾千部华语电影,另外他旗下的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惯称无线电视)亦主导着香港的电视行业,多年来占据本地的收视领先地位。1977年荣获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册封为下级勋位爵士。他生前曾致力于慈善事业,历年捐助社会公益、尤其对教育事业和科技事业。邵逸夫捐赠的教育资金遍布中国大陆,中国多家高等院校均有邵逸夫命名的“逸夫楼”。而邵逸夫晚年拨出资金,成立有东方诺贝尔奖之称的“邵逸夫奖”,表彰在教育和科研有杰出贡献的人物。


4* 邱季端(1942年 - ),香港实业家,现为中华海外联谊会顾问,香港福建社团联会副主席,香港华星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邱季端先生所从事的行业在行中都颇负盛名,其旗下的家具公司早在香港联交所上市。邱季端先生对教育事业、慈善事业的奉献不遗余力,在国内出任多个教育基金、体育基金的名誉会长。捐款捐资兴建宁夏、江西、内蒙、贵州、云南共7所希望小学,设立华侨大学邱季端文科综合成绩优秀学生奖、集美大学“邱季端扶助贫困生奖助金”等单项基金。此外,向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基金、福建省慈善总会、泉州侨乡体育馆、石狮市中华慈善总会、厦门教育基金、集美大学、集美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泉州市慈善总会等数十个单位团体捐款。2016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校友邱季端将其收藏的6000多件古陶瓷捐赠给母校北京师范大学,北师大宣布成立中国古陶瓷博物馆和中国古陶瓷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院,并任命邱季端为首任馆长和研究院院长。


5* 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1908 - 1970),美国心理学家,以需求层次理论最为著名,为一种心理健康的理论,认为首先要满足人类天生的需求,最终达成自我实现。马斯洛曾于布兰戴斯大学、布鲁克林学院、新学院与哥伦比亚大学担任心理学教授。


6* 于丹(1965 - ),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影视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助理、影视传媒系系主任、硕士生导师。曾就读于北京四中,本科就读于北京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现北京联合大学),硕士博士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现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视协高校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视协理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中国中央电视台研究处客座研究员、中国新闻研究会、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主持人研究会、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法制节目委员会常务评委、澳大利亚新闻集团首席顾问。现任北京电视台首席策划顾问,并在北京师范大学广播学院电视学研究生班固定授课。


7* 傅抱石 (1904 - 1965)中国近代著名画家与美术史论家。原名长生,13岁时改名瑞麟;17岁时自号“抱石斋主人”,改名为傅抱石。1921年考入江西第一师范学校,1933年留学于东京日本帝国美术学校(今武藏野美术大学),1935年7月在中央大学艺术系担任教职,以山水画成名,并致力于美术史和绘画理论的写作,出版过《中国绘画变迁史纲》、《国画源流概述》、《中国古代山水画史研究》。1965年9月29日因脑溢血病逝南京,享年61岁。1980年代开始,傅抱石的作品因拍卖价高而受到注目,一开始是苏富比在香港以18万港元卖出《湘夫人》。1984年以200万港元卖出《唐人诗意图》。1989年以340万港元卖出作品《九张机》。1990年代傅抱石的作品更受欢迎,由拍卖价可看出,1992年以209万港元卖出《杜牧诗意图》。1993年以167万港元卖出《高山仰止图》。1996年作品《湘夫人》再度以高价1078万港元成交,创下当时中国现代绘画拍卖的最高价位。


8* 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 (1881 - 1973),通称巴勃罗·毕加索,西班牙著名画家、雕塑家、版画家、陶艺家、舞台设计师及作家,和乔治·布拉克同为立体主义的创始者,是20世纪现代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遗作逾两万件。毕加索是少数在生前“名利双收”的画家之一。毕加索、马塞尔·杜象和亨利·马蒂斯是三位在二十世纪初期开始造型艺术革命性发展的艺术家,在绘画、雕塑、版画及陶瓷上都有显著的进展。

bottom of page